Hear More電子報提供來自業界專家的實用見解,協助讀者建立更永續、安全且多元的維護與可靠性計畫。
每一期我們都力求帶來實用內容:實用見解、專業建議,以及來自現場團隊如何應用超音波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故事。
超音波作為狀態監測技術的日益普及
超音波最早在 1970 年代因為其在檢測壓縮空氣與氣體洩漏的簡便方法而受到關注。也正是在這段期間,SDT Ultrasound Solutions 發布了第一款空氣傳導式超音波偵測設備。
自那時起,SDT 協助全球的維護團隊顯著降低營運成本,透過精準找出代價高昂甚至具危險性的洩漏點。
但如今,超音波早已不再只是小眾的維修與可靠性工具,它已獲得廣泛認可,成為一種多功能的狀態監測解決方案,應用於偵測機械與電氣系統故障、精準再潤滑軸承、檢查蒸汽疏水閥與閥門功能等用途。
這種持續增長的採用趨勢,來自超音波與其他狀態監測技術相比的幾項明顯優勢。
為什麼超音波作為可靠性技術如此有效
產業的採用不是偶然,而是因為高頻聲波的關鍵聲學特性,使其成為偵測、量測、趨勢分析與評估關鍵設備健康狀況的理想工具。
首先,快速了解聲波頻率範圍分類:
- 次聲波(Infrasound):低於 20 Hz(人耳無法聽見)
- 可聽聲音(Audible Sound):20 Hz 至 20,000 Hz(人耳可聽範圍)
- 超音波(Ultrasound):高於 20,000 Hz(超出人耳聽覺範圍)
SDT 的超音波設備最佳操作頻率範圍為 38,000–42,000 Hz,此為高頻、短波長的頻段,帶來三項明顯優勢,使超音波成為工業檢測的理想工具:

方向性(Directionality)
高頻聲波在空氣中衰減快,傳播距離短,使檢測人員更容易鎖定附近的缺陷來源,不受其他超音波訊號干擾。

距離控制(Distance)
同樣因為高頻聲波衰減快,傳播距離受限,有助於清楚隔離訊號來源,提高檢測準確度。

邊界特性(Boundary Behaviour)
超音波傾向在邊界處反射或被吸收,而非穿透它們,讓檢測人員能夠準確定位異常超音波訊號的來源,例如變速箱或馬達泵組內部。

設計-安裝-潛在故障-故障曲線
當真正故障發生前,會先出現超聲波、震動、熱能及可聽聲音。超聲波檢測可讓您及早發現潛在故障。
當真正故障發生前,會先出現超聲波、震動、熱能及可聽聲音。超聲波檢測可讓您及早發現潛在故障。
雖然這些聲學特性讓超音波非常適合用於缺陷定位,但它的真正價值在於它能偵測什麼。
多數旋轉與滑動式機械設備的故障,往往最初起源於內部。這些潛在變化最早的跡象,通常是微妙的摩擦與撞擊聲。超音波對這些物理現象的高靈敏度,使其成為最佳的早期警報系統。它往往能比其他技術更早偵測出異常,爭取更多的維修時間與備料時間。
除了摩擦與撞擊,超音波也非常擅長偵測空氣傳導的擾流,如氣體與空氣洩漏、電氣系統故障等。
透過空氣傳導與接觸式超音波感測器來偵測這些現象,使超音波遠遠超越了單一用途工具的範疇。
空氣傳導式檢測可以輕易找到損壞的耦合器、皮帶與鏈條;壓縮空氣、氣體與真空洩漏;電氣故障(如電弧、電痕、電暈、局部放電);甚至進行密封空間的氣密測試。
而接觸式檢測則可以讓您監測旋轉設備健康狀況、蒸氣疏水閥與閥門狀態、泵浦葉輪損壞檢測、軸承再潤滑量最佳化。
下一步:導入超音波技術
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如何善用聲學特性,為您的維護與可靠性團隊帶來效益嗎?
歡迎與我們的狀態監測專家預約示範,一起來 #HearMore。